于博:2023年宏观经济与消费市场展望

2023-01-13 14:00:00 于博

疫情期间经济呈现出多大韧性,决定消费反弹的高度。

1月13日,由新旅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2022文旅风尚榜颁奖盛典在上海举行,主题为“破茧重生”。论坛针对“常疫情时代下文旅业创新发展”议题,设置了主题演讲、报告发布、圆桌对话、优秀案例分享等诸多环节,邀请一众文旅行业专家、资深从业者、一线项目操盘手与企业领袖莅临与会并作专题分享,建言献策,为业界提供市场创新、产品创新、科技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方面的有效思路与实操案例。

会上,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围绕“2023年宏观经济与消费市场展望”进行主题演讲,以下为演讲实录:(有删节)

各位领导、各位来宾,大家下午好!我是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。

非常荣幸分享一下2023年宏观经济和市场展望,分享的题目叫“星星之火”。起这样题目是想表达对于2023年经济和市场的乐观预期,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。

今天分三个部分:第一,复盘2022年中国经济;第二,在此基础上,2022年11月中旬开始,是什么原因使得资本市场对宏观研究预期开始转向乐观?第三,2023年,出口面临压力,扩大内需是必然之路,通过什么?主要抓手和次要抓手是什么?这是资本市场比较关心的。我在这里做简单汇报。

第一,2022年应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,全年增速目标定在5.5%,但是前三个季度GDP目标只有3.0%,现在来看全年增速做到2.5%就已经非常不错了,这还是官方公布数据,自己微观体验会更差。历史上来讲,定了这样目标又没有实现,缺口有这么大,历史上非常罕见。

2022年“三期叠加”:疫情防控周期、重要会议周期、海外美联储加息周期。这三件事情怎么影响经济?疫情防控周期影响消费;会议周期影响投资,特别是房地产投资;美联储加息周期影响货币政策,我们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受到很大钳制。2022年面临“三座大山”:疫情火山、地产冰山和美元高山。

首先,疫情影响消费。很多人简单理解为因为疫情消费场景受限。我自己很深的感受,一旦散发疫情出现反弹回升就要居家办公,很多行业居家不是办公,是失业。领导说公司没有业务,回家没有工资。过去一年中,每当散发疫情出现回升,失业率也上升,必然导致收入增速放缓,2020年一季度和去年二季度都看到收入增速下降。

收入到消费传导不对称,收入增速下降,消费立竿见影也会下降。过去两年经验告诉我们,收入增速出现修复或者短暂回升的时候,边际消费倾向或者居民消费意愿回升比较弱,心有余悸,我并不知道这轮疫情过去会不会有下轮新的疫情出来,消费谨慎一点比较好,这是过去两年看到的局面。

短期来看,去年四季度以来,线下国庆黄金周消费,线上双十一消费,还有线下元旦消费都比较惨淡。很多人会讲国庆消费不行是不是因为出行受限,并不完全。从交通部的数据来看,国庆的出行人数恢复程度较端午有所改善。国庆消费表现情况是什么?人出去了,但是钱没有花出去,说明大家口袋里没有钱。是不是线下消费场景太少了,线上很多消费机会,大家报复性消费,2022年二季度看到了。过去一两年当中我们看到的情景是线上和线下消费同步下降。

第二,地产冰山影响。房地产对于经济来讲有非常大的影响。单纯从房地产对于经济占比来讲,大概是8%到10%。但是因为它的产业链非常长,它对经济拉动效果非常强。经济增长,平均过去十年经济增速当中30%是房地产所贡献,基建和汽车分别带动10%。房地产为什么作为宏观研究对于经济如此重要,当它施工、开工时候用到周期品,钢铁、水泥、化工、机械,当房子造完竣工之后带来相关消费,家电、家居、建材一系列消费,对于消费也是有拉动作用。

跟大家讲一个题外话,过去每次要刺激房地产,第二年涨得最好一定是消费股。前一年说搞经济刺激房地产,第二年涨白酒和家电。地产去年下半年处于摸底状态,地产增速迟迟没有见到回升,和前面防疫有很大关系。

过去五六年当中,居民每个季度新增房贷是在1万亿,大家买房是要靠贷款,看房贷可以知道居民买房的情况。但是在去年的前三季度(去年四季度数据还没有出来),前三季度新增房贷分别是5000亿、200亿和500亿,数量上差距反映了什么问题?居民收入不行之后,资产负债表受到影响,大家不仅不愿意消费,借钱意愿也非常低。拿地新开工数据也很差,房地产投资增速就很弱。为什么绕一大圈讲房地产投资,对于工业行业收入和生产来讲有非常强的牵引作用。工业企业如果房地产投资不行,工业企业拿不到来自于房地产的订单。工业企业销售和生产不行,企业发不出工资,大家收入确实会受到抑制。

第三,来自美元的影响。过去一年美联储加息425bp,历史上非常强的一轮加息周期。强势美元或者美债收益率上行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,尤其在去年9月。从资本市场实践当中,可能有跟大家感受不一样的认知。其实汇率7.0、6.9、6.8没有那么重要,甚至汇率短期贬值升值也没有那么重要,最重要是汇率的斜率。汇率非常短时间出现快速贬值,去年9、10月出现的局面,多因素共振导致汇率出现畸变(音)。这个会导致什么?预期发生变化,预期会影响资本流动。如果资本流动和汇率两者共同发生变化,我们货币当局央行就会比较着急,这是2015、2016年面临的局面。去年四季度,本来我们货币政策可以宽松一些,继续为了我们国内经济,我们讲保利率、稳利率。但是因为海外的因素又出现汇率畸变(音),不得不把重心切换到保汇率,货币政策宽松短暂按下暂停键,这是我们过去一年看到的局面。三件事情分别从消费、投资这两大内需,以及我们政策当中的流动性,融资环节制约了经济。

2023年预期比较乐观,三条线索。

第一,防疫政策优化带来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可能性。反复讲消费改善不仅是消费场景变多,更多来自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,讲得更直接一些大家消费能力有所修复,大家就业收入得到改善。

第二,金融对房地产支持。房地产有一个间接作用,拉动经济,大家经济改善手里有钱,消费能力会增强。

第三,美国情况。通胀压力没有这么大之后,收紧货币力度没有这么强,我们可以适当放松货币加速经济修复,带来消费改善。

复盘过去一年政策,我们发现防疫政策去年3月到7月收紧,历次政治局会议。去年开完大会之后,具体原因是不是开完大会领导人腾出手,还是居民压力比较大,地方常态化核酸压力比较大。观察去年11月10日政治局常委会开始,不要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,不要搞层层加码。第二天,双十一,马上出了二十条。11月底和12月初,连续开两次座谈会。再就是12月6日政治局会议和12月7日“新十条”。11月10日到12月10日,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面,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我们率先看到什么?经济活跃度出现好转。12月初以来,跨市人流数据,市内人流数据,城际间物流数据发生触底回升。

东南亚周边经济体数据来看,放开管控之后,经历两阶段消费复苏过程。为什么不看欧美,看东南亚周边经济体,欧美没有发生过管控。看先管控后放松复苏经历,看东南亚周边经济体,他们的经验是什么?先有消费出现明显砸坑过程,再出现回升,回升程度存在差异。新加坡目前回到2019年100%水平,中国台湾回到120%,中国香港弱一些,还在80%的水平,跟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。比如中国香港对于大陆旅客依赖度比较高,所以通关对它很重要。

融资对于地产支持,每一次房地产收紧之后,大家日子过得不好,房地产是让人又爱又恨行业。涨得太高,贫富分化不利于消费,房地产价格下跌,往往是经济不景气结果。经济不景气,大家没有钱消费。2008年以来三轮调控周期当中,最近一轮调整力度和持续时间最长,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一度降到0左右。11月中旬出的金融16条当中,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增速。

现在情况是什么?房地产企业已经没有融资意愿了。金融机构说来,房地产企业来拿钱,房地产企业说“不需要你的钱”,为什么不需要?现在房子卖不出去。

当我们讲制造业的时候,经常讲到一个词:库存或者存货,房地产行业作为服务行业,类比制造业,它也会有存货概念,原材料是土地,产成品库存是竣工未销售的商品房。上面的土已竣工,未销售的商品房去年下半年不断拉长,简单讲这个房子按照现在销售速度需要越来越长时间把库存清掉,房子卖不掉,地产销售数据特别差。已经造好房子卖不掉的时候,没有意愿拿地新开工,拿地新开工才需要向银行做开发贷款,自然没有意愿向银行申请开发贷款。

现在看到房地产行业最核心的问题是销售不行。过去经验告诉我们,大家买房时候房贷利率是大家买房加杠杆成本。房贷利率往下降,贷款成本低了,更愿意贷款,过去经验确实是这样。我们看到的情况,过去一年房贷利率降了130个基点,降了1.3个百分点,地产销售红色这根线微幅反弹,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原因。第二,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之后没有钱消费,更没有钱买房。第三,烂尾楼的出现导致大家买房变得非常谨慎。第四,过去几年房贷利率一直横盘,该降没有降。降完之后,130个BP,大家并不敏感。后面再降,效果才会逐渐显现。目前房地产这边开始有一些积极变化,但是现状来讲还是在比较大压力当中。

第三个积极变化来自海外,美国经济开始进入复苏为生,通胀压力缓和了。我刚入行做宏观研究时候思考非常简单的问题,美国经济好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。放在2008年以前,美国经济好对我们是好事,我们跟美国之间更多通过贸易做往来。美国经济好了,它有需求,我们可以出口卖给它东西,美国经济好对我们是好事,可以依赖美国经济。2008年之后更多依赖内需,出口对于经济贡献率是下降的。我发现美国经济越好对我们是坏事。

资本市场流传一句话,每十年必有一次危机,为什么?美国货币政策制定者,美国的央行,它会每十年采取一次加息。它经济好了之后经济过热,通过加息抑制经济过热,从来不会考虑其他经济体怎么样。以前美国财政部长讲一句很经典的话,美元是我的,货币是你们的问题。每当美联储经济好了采取加息,全球热钱从新兴经济体流出涌向美国,这对我们并不是很好的事。我们经济衰退,美国经济非常好时候,它收紧货币政策,资金从国内流出,我们货币搞宽松很难受,放多少水就流到美国,这是很尴尬的状态。美国失业率不再往下降,新增非农就业持续创下新低。就业数据显示,美国经济修复进入尾声。通胀数据显示,美联储明年加息必要性没有这么强。

过去一年加425个基点,相当于基准利率上调4.25%。上一轮加息周期,2015年底到2018年底,三年时间才加225基点,就是2.25百分点。当美联储加息力度预期迎来缓和,我们汇率有所反应,我们看到最近伴随美元走弱,人民币汇率出现止贬为升,我们外汇储备也迎来反弹。海外因素对于我们政策制约在减弱,所以我们在2023年会有更多政策空间托底经济,带来消费、投资改善。

往前看扩大内需路怎么样,探讨问题有没有钱,为什么?经济角度来讲做投资、做消费,有一句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投资想启动,一定看到融资改善,宽信用,不仅看到货币政策宽松,看到融资改善。

2022年,第一个是受到防疫政策压制,第二个是因为政策撇开了房地产、私人部门,单独依靠基建,所以信用宽松效果并不好。2022年底已经开始强调做房地产、消费、基建,2023年宽信用或者融资回暖可以预见,消费复苏可以预期的事情。

我们看来2023年经济复苏内需三大抓手重要性排序:第一,消费;第二,基建;第三,房地产。为什么这样排序?这个排序很重要。房地产放在第一位,消费跟着受益,必然带来通胀压力。消费放在第一位,政策重心向消费有所倾斜,我们需要知道消费修复路径、消费修复程度怎么样。

简单展示东南亚经济体经验,进一步做详细拆分。

第一,总结五个经济体。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、韩国、新加坡、越南。这五个经济体做对比,可以得到很有意思的经验。对比越南和新加坡,疫情前,经济增长动能怎样决定?疫情后,消费修复打平还是持续向上?疫情期间,新加坡和越南消费大差不差。疫情前,越南消费、越南经济处在上行周期,新加坡相对平稳。疫情后,两阶段复苏之后,新加坡消费整体上平稳,越南继续回到上升通道当中。这点对于我们来讲是好消息,2018、2019年我们经济底子非常好,当时处在消费和基建驱动弱复苏当中。

第二,疫情期间经济呈现出多大韧性,决定消费反弹的高度。对照组,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,它们两个经济体疫情之前增速上大差不差,增速基本上比较相近。差异在于什么?他们在疫情期间展现出来的韧性截然不同。中国台湾消费受到冲击之后迅速回到之前的水平,但是中国香港一直没有回到疫情前的水平,前面讲了和它的消费结构有很大关系。2021年,大家一度以为疫情要过去了,消费呈现出非常强的修复势头,所以我们的消费韧性比较强。

综合这两个因素,疫情冲击之前消费轨道处在上升还是下降轨道,疫情过程当中抗压能力,我们有信心2023年消费有持续的修复。这个修复量级有多少?值得参考对照组是中国台湾和越南。如果2019年每一个月消费平均值算作100%,中国台湾和越南目前恢复水平是117%和119%,接近20%涨幅水平。现在消费绝对量数据已经恢复疫情前,10月、11月恢复疫情前106%、105%的水平。这样倒算下来,如果参照他们两个经济体经验,未来14个月或者未来一年左右时间里,消费增速有希望出现大个位数增长,这是民意增速。扣掉物价,再扣掉一到两个百分点。

这个过程中消费复苏有一个梯次。复苏过程中,首先有一个开放,交通出行和高端消费、免税区和酒店住宿先开始修复,再是购物中心,再到店餐饮。人和人高频次接触消费相比之下晚一些恢复,虽迟但到,不像交通出行这么快,每个地方还不一样。上海最麻烦的时候即将过去,北京早一两周,北京情况已经改善了。11月中旬,我原本要在北京参加一个论坛,北京疫情缘故取消了,现在北京开始堵车了,这个论坛改到这周六,今天分享完明天去北京参加论坛,北京从疫情当中已经缓过来了。

消费风向。弹性上来讲,每一个行业受到消费冲击程度不太一样,餐饮、药品、化妆品、汽车,这些领域。出行、高端消费、线下接触性服务都会有不同弹性,总体来讲比传统制造业弹性大。消费为什么讲第一个修复?原因在于防疫政策优化对于消费促进是立竿见影的。

我们认为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篇幅原因讲得不是特别多,往前看三月份两会当中,比如消费补贴、消费下乡、消费券政策可以期待一下。我们也知道,我们政策倾向上来讲,更倾向于从基建做经济刺激,而不太有去发消费券意愿,这是我们政府特征所决定的。

从基建来讲对于经济拉动,如果不采用特殊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经济拉动不会这么强,对经济拉动大概3到4个百分点增速。明年民意经济增速,GDP目标5%以上,民意的算上物价涨幅,民意7到8,GDP3到4是不够的,消费会扮演更重要角色。

房地产为什么这里扮演辅助角色,而不是主力角色,当前房地产还面临重重困难。我自己把它总结为三重困境。

第一,过去刺激房地产从来不需要考虑的问题——居民有没有钱。经济不好了刺激房地产,大家掏钱买房,房地产起来,房地产销售起来。房地产开发回款改善,找银行借钱开发贷,工业企业收入跟着起来,大家消费起来。问题是第一环,大家有没有钱开房是问题,我们消费钱都受到影响,买房是不是有问题。政策边际上面临居民加杠杆,很有可能推的政策调降首付比例。举个例子,上海房子刚需盘1000万,原来首付可能有300万,但是过去两年疫情搞得我收入下降,我不得不动储蓄维持生计,我的储蓄可能变成200万,这时候30%首付已经买不到原来的房子,如果首付降到20%比例才有可能买房子,这是第一个可能看到的政策。

第二,房贷利率,过去一年降130%或者150基点房贷利率。2014、2015年那一轮降了250个bp,降244个基点,我们和当年降幅差得多。很多人讲现在房贷利率4.3已经比2015年4.5要低,这个事情不能刻舟求剑的看。当年GDP增速7.0%,前来增速4.5%左右,差2.5%。 今年上半年降准概率不大,但是降息概率比较大,通过降息房地产企业、居民、实体企业融资成本,去带动信用扩张是可以期待的。

第三个,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了,我们一直说房住不炒,很多人有直观理解,房住不炒是不是等于房价不涨,对于这点我们不太认同。房价这个东西,纸币时代通货膨胀永远存在。吃穿能涨价,房价为什么不涨。过去三年,中国三个口径下房价增速5%,平均一年两个点不到,扣掉通胀是负的。如果2023年小幅上涨,是不是2020年到2023年平均涨幅微乎其微。房价适度上涨才可能带来地产销售加速回升,带来地产投资,拉动经济的逻辑,第三个政策出来一线城市放开限购限贷。报告12月中旬写完,上周末时候新任住建部部长把这三个全部讲一遍,加重我们信心政策放松。即便我们乐观认为房地产可能政策放松,只可能会在上半年看到地产销售数据改善,如果想传导地产投资拉动经济是下半年了。

房地产对于经济拖累肯定比2022年小,指望房地产把经济带到5以上不现实。2015年以后消费占比超过投资,消费成为经济半壁江山,消费对于经济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。

2023年上半年做投资,三条非常重要线索和消费复苏密不可分。第一,消费的修复。去年12月份到今年上半年都是一条线索;第二,基建和地产双重支撑下。周期品,今年春节开工后周期品可以;第三,货币宽松之后,利率下行之后,对于金融资产,股票、债券比较友好。房子,房价没有一下子涨起来。宏观自下而上看2023年市场经济和简单的展望,非常感谢大家收听,谢谢!

版权声明: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,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,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,侵权必究。
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,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,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,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,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,邮箱:news@lvjie.com.cn
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
更多 品牌活动
更多 文旅高层说
更多 文旅大咖说
更多 评论员专栏
  • 余良兵

   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。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,曾先后负责投资、战略、运营管理、在线旅游、...

  • 吴志才

   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,博导,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,广东省乡村振...

  • 赵晋良

   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,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,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。

  • 王笑宇

  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,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,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,旅游...